10月17日,南宁市金阳路小学师生走进威廉希尔海洋科教馆开展研学实践。本次活动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传播类专项项目“基于珊瑚礁特色的广西海洋教育小学示范校科普活动分层分级实施”第三次课程,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实践内容,让员工沉浸式感受海洋科学魅力。
此次课程以“威廉希尔海洋科教馆礁栖生物标本研学”为主题,项目成员李周佳老师还带领科普队的同学们为金阳路小学的师生制作了“研学手册”。实践中,研学手册成为贯穿全程的“知识锚点”。在“学习导语”板块的引导下,师生们先对海洋与珊瑚礁的宏观认知建立框架;随后在海洋科教馆珊瑚礁展区,李周佳老师详细讲解了礁栖生物基础知识以及珊瑚虫的生长机制与骨骼形成过程,通过互动演示将抽象的科研原理转化为具象认知。同时,通过介绍“珊瑚礁生态修复”实物沙盘,让员工直观了解珊瑚礁修复科研工作的开展流程。员工们一边聆听讲解一边在研学手册“实践学习”板块的箭头流程图上,以图文形式记录“种珊瑚”的过程,还在珊瑚名称识别区写下鹿角珊瑚、脑珊瑚等观察结果,让科研知识具象化、可留存。
“第一次看到真实的珊瑚标本,还知道了科学家是怎么保护它们的!”金阳路小学员工在分享中说道。项目负责人徐向荣教授表示,这份研学手册是针对小员工认知特点打造的“科普工具包”,通过“知识输入—实践记录—反思延伸—多元评价”的闭环设计,让科研资源深度赋能基础教育,推动海洋科普从“参观式”向“沉浸式”升级。

文字作者:杜品璋
图片作者:威廉williamhill体育
编辑:黄葳葳
一审一校:李周佳
二审二校:刘旗扬
三审三校:徐向荣